近些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不少地方都投资整修或新建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大多都发挥了很好的效益,确保了粮食稳产增收。但也有些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维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成了摆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群众意见很大。近日,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常水社区的农民就反映,该社区有一处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兴修的水利工程完全不能使用,浪费了国家钱财。
村民: 新修碈涵水渠成摆设
春耕播种季节,记者来到常德市鼎城区石板滩镇常水社区实地采访。在现阳堡上游组的一片山丘地上,记者看到了农民反映强烈的那段无法使用的水渠。它长约290米,采取的是碈涵。碈涵直径不大,高高低低或掩埋或裸露在林间地头,有的地方已经损坏。沿线田地多半成了旱地,有的甚至一片荒芜,看不到灌溉的痕迹。
投诉人说,这段碈涵是2013年才兴修的,由于施工粗糙,设计不合理,根本无法保证水流到田间。当年施工时不但将原来的水渠废除,甚至将水渠经过的两个池塘也废了。但时至今日,新修的碈涵水渠从未通过水,成为彻头彻尾的摆设。正在田间忙碌的黄大婶告诉记者,自己种的20多亩水田都在这附近,这些年新修的碈涵水渠流不来水,灌溉需要水时只能从附近堰塘里抽点水。她最担心遭遇大旱天气,一旦堰塘无水了,上游水库的水没办法通过碈涵送下来。
主管部门:多方原因造成水渠无法正常使用
国家花了钱农民却未受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从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局了解到:常水社区农民反映的工程项目是鼎城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2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现阳堡标段工程造价134万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投资。主要实施的工程包括修建中垱组、常湾组、新堰组的田间沟渠及机耕道,整修华塝大堰、杜家大堰两口山塘,修建上游组的进水渠。该工程2013年12月30日完工,2014年6月24日初步验收为合格,随后交付使用。经过3年时间的运行使用,2017年3月10日,常德市发改委牵头,常德市农委、市水利局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意见为合格。
水渠明明多年未通水,为何还称运行使用后工程合格?群众投诉后,有关部门最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论是:上游组碈涵的水源在距其5公里外的茶叶水库,茶叶水库的水经5000米长的西干渠流入新堰山塘,新堰山塘的水经碈涵流进农田。但由于管理不善,维护不力,西干渠内现在杂草丛生,淤塞严重,还有人为损毁现象,造成水流不通,基本失去了功效,水库的水流不到新堰山塘。另外,新堰山塘欠维护,渗漏严重,不能蓄水。因此导致上游组的碈涵无水可取,荒废于此,不能发挥功效。
水利设施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在实地看到,现阳堡当年同时兴修的另一处水利工程却真正发挥了作用,虽然5年过去,但水渠依然完好无损。清水沿着水渠在田间流淌,水渠周围的农田沁润在春水里,只待播种。
常水社区负责人介绍说,社区的农田灌溉水源并不成问题,许多地方灌溉出现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山塘渗漏严重,田间渠道破损,水流无法灌溉到田间。如该社区有大大小小山塘800多口,近年来整修过的只有100多口,许多灌溉设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记者沿途查看了当地的最主要的金鸡渠,这条渠道长约1500多米,可灌溉农田1000多亩,但渠道还是多年前的泥土渠,长满了水草,越到尾端水越小,亟待整修。常水社区负责人说,整修资金需要几百万,社区和农民根本没这个能力。
石板滩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对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水库的抗旱防洪能力得到保障,但是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护资金投入有限,山塘、沟渠的兴修和管护责任在村集体,村里缺乏资金来源有心无力,困难重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其实是个良性循环,只有兴修好农田水利设施,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才会激发,对水利设施管护的责任心自然会大大增强。
其实,鼎城区石板滩镇常水社区的水利问题在农村都或大或小普遍存在,人们称之为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就是这“最后一公里”,却使得国家投入的巨额资金打造的水利工程效果打了折扣,个别的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如何加大最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如何落实管护主体,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是我们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