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未来随着极地航道的开通,极地、深海等资源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强,海洋食品、海洋新能源、海洋采矿等新兴行业不断成为经济新锐领域,海事安全与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海洋权益维护形势的日益紧迫,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0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市场需求约1700亿美元;到2025年市场需求将增加至2600亿美元。
根据日前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今后我国在该领域将会重点突破,这将对行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我国自主装备将占全球三成
根据路线图,该领域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步入世界造船强国行列:建成较为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设计、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主要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居世界前列,骨干企业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自主设计建造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5%和40%;部分前沿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概念/基础设计达到世界先进/领先水平;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关键系统和设备自主配套率分别达到40%和60%;形成国内海洋石油勘探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基地、海洋石油勘探装备制造与应用基地;基本实现海洋工程装备水面上核心设备自主配套、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与专用系统生产与试验能力;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部分关键核心技术。
2025年我国要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形成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设计、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拥有5家以上国际知名制造企业,部分领域设计制造技术国际领先;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主要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0%和50%;关键系统和设备自主配套率分别达到50%和80%;全面实现海洋装备自主配套水面上核心设备、1500米级水下生产系统与专用系统能力,突破3000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安装等关键技术;具备海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开采装备、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可再生资源开发装备、海水淡化等新型海洋资源开发装备研制能力,并开展部分装置的试点应用;全面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制造体系。
突破重点将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根据路线图,未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重点产品包括,海洋空间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海上岛礁利用和安全保障装备、深远海探测与考察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海洋食品与海洋医药装备、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极地运输船舶、远洋渔业船舶、高性能执法作业船舶、大型豪华游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船用大型低速发动机等。
关键零部件包括,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水下油气生产系统核心技术与装备、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深海锚泊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高效低排放大功率低速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船舶智能监控系统、船用LNG等气体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零部件、降低船体摩擦阻力涂料、低温材料与防寒设备等。
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包括,新材料与船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高性能能源及储能技术、深远海信息传输技术、水下安装技术、安全与可靠性技术、数值水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海上试验技术、船型优化节能技术、船舶推进装置设计技术、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减振降噪与舒适性技术、船舶智能设计制造技术等。
此外,路线图还提出了应用示范工程,包括300吨级水下大型载人运载装备应用示范、海上大型浮式基地(后勤保障、维权、渔业深远海养殖或旅游)示范、超级生态环保船舶应用示范、高效油/气田国产装备应用示范等。
增加科研投入 发挥战略支撑保障作用
根据路线图,未来我国将会不断加大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投入,开展重点装备和关键系统、设备研制,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启动深远海技术重大工程,开展水下大型载人运载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制定实施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业自主化发展推进计划。
同时,我国还将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力度,增强基础科研数据库采集、分析能力;提高基础分析软件、方法的水平;加强国际标准研究和品牌能力建设。建立深海工程装备公共试验/检测平台,提升深海技术装备公共试验/检测能力,加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立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试验技术中心,加强海洋工程装备基础科研和创新技术研发,在试验技术、测试技术、鉴证技术、认证技术、风险评估技术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认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