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用户故事
山工机械
徐工发起大“战役” 或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制造业
www.effleurerspa.com   2016-11-30  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2016年三月的某天,位于德国北威州的一家拥有82年历史的老牌混凝土机械企业——施维英,迎来了一场隆重的盛事。在料峭春寒中,几位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嘉宾”为施维英公司最新研发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65米混凝土泵车进行了剪彩。其中一位“嘉宾”,就是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不过,他的身份并不只是“嘉宾”这么简单——早在2012年,徐工集团曾瞅准时机,果断出手,并购了这家全球顶尖的混凝土机械企业;而彼时的施维英由于管理不善,正处于巨额亏损之中。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为施维英公司最新研发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65米混凝土泵车进行了剪彩

  倏忽四年时间已过。如今的施维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陷入发展困境中的企业——在将施维英收归帐下后,徐工迅速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变革,调整其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降低其运营成本……经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2015年,施维英成功扭亏为盈;而在今年,施维英继续焕发着蓬勃的战斗力,销售业绩持续迅猛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大幅盈利。看着昔日空荡萧条的厂房,如今已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众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感慨与兴奋。

  施维英的巨大转变,自然也让王民十分高兴。不过,在兴奋的同时,他的心底更有了一种强烈的触动——在为施维英65米混凝土泵车进行剪彩时,他得知消息: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量产的、输送米数最高的产品,施维英的65米混凝土泵车在刚刚研发试制完成时,就已经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台订单!“你想想,一个新产品,刚试制完成,样机都还没完全下线呢,就已经有了25台订单,这是何等强大的产品号召力!这说明大家高度认可施维英这个品牌,高度认可‘德国制造’。”王民语气激昂地说道,“那背后支撑它的又是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施维英生产的工业泵素来以高品质著称,武汉的一位客户曾买了施维英的工业泵,为了防止出现故障,还买好了备件。但是后来这些备件放在仓库里都20年了,施维英的产品竟然还运行地十分良好!一台工业泵,几十年了还在平稳运转,买的备件竟然都用不上,这太了不起了!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施维英生产者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坏’这个概念、没有‘故障’的概念,这真的太让人震撼了!”

 

徐工集团设备在2016上海宝马展惊艳亮相

  施维英产品的这种异乎寻常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给王民带来了巨大感触,彼时的他,似乎心底就已开始酝酿在徐工集团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而此后不久,另一件事情的发生也引发了他的深刻思考——在从施维英考察归来几个月后,2016年度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在这份业界公认最权威的榜单上,徐工集团2016年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中排名第9位,成为唯一一家杀入前十的中国企业。尽管仍保持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老大”的地位,但王民对于徐工集团乃至整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却产生了浓重的担虑: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高峰时,徐工曾在榜单上位居全球第5位,此外还有两家中国企业进入了前十;但是随着整个产业的骤然下滑和全球经济普遍陷入不景气,徐工的排名从第5下滑至第9,成为前十强中“硕果仅存”的中国企业。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这几年确实遭遇了严重下滑,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为什么在市场都不好的情况下,国际巨头企业的下滑会比中国企业慢,甚至有的企业排名还在往上升?这就是我们中国企业自身的问题了,我们经不起风浪,一旦风吹浪打,就稀里哗啦地往下掉!”王民说道,话语间洋溢着一股发人深省的意味。

  考察施维英的巨大震撼和对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思考,使得王民意识到,徐工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胜出、最终登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的最顶峰,必须要筑牢根基、回归本源、打造出像施维英一样的顶级产品。一番深思熟虑后,王民为正在“珠峰登顶”路上奋力前行的徐工集团提出了这样一个振聋发聩的行动金标准——“技术领先、用不毁”。

  于是,一场以产品为核心、以质量为“旗帜”、以新兴技术为“兵器”、以全体徐工人为“作战队伍”的激烈“战役”,在整个徐工集团轰轰烈烈地打响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徐工这场战役的意义已经溢出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自我革命的范畴,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中国制造企业的方向选择和变革举措提供了某种指引和借鉴。

  要实现“珠峰登顶”,必须“用不毁”

  众所周知,中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行销全球各地,但多数并不以高品质著称。而与之相应的是,有关德国制造的“神话”却一再在国人之中引发震动:一个开关运行了65年时间,期间辗转服务过三座工厂,迄今仍在使用;一座百年前悬挂在青岛某基督教堂上的德国钟表运转良好,预计发生故障还需要300年时间;一台机床竟然要按照400年的使用寿命去进行设计……正是这种堪称“逆天”的强大品质,使得“德国制造”广受用户信赖,并在全球制造业中独领风骚。

  今年6月,感触颇深的王民在参加完清华大学举办的某次研修培训后,连夜写下了一篇题为《把握机遇精准出击——以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创新实现珠峰登顶》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如是指出:“正是受到德国人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发,我在徐工提出了技术领先、用不毁的理念。我们就要将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地做下去;每一台产品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并不断地改进,质量指标不稳定、心里没数绝不要轻易推向市场;交给用户的就是品牌品质、口碑信誉和用户放心。……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台量规模空间基本见顶,但行业价值空间的提升潜力巨大。如何提升行业价值空间?挺进中高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品质和附加值,也就是达到我们提出的技术领先、用不毁这条金标准,愈发显得必要而迫切。全面突击中高端,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提升企业价值和用户价值,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突破当前困境、打破成长瓶颈的关键;这条道路是艰难的,但我们没有退路和选择,必须是不忘初心,奋力前行,而所有开拓与进取都须以技术领先、用不毁这条金标准为引领。”

 

徐工设备在2016上海宝马展惊艳亮相

  如果我们把目光回溯,会发现徐工这场“用不毁”战役,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发轫。2011年前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到了历史最高峰,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这一产业飞速增长,很多企业加班加点、扩充产能,陷入了销售业绩狂飙突进的狂欢之中。一位业内人士曾这样回忆:“那个时候到了什么程度?客户来买产品,如果你的企业没有现货,他转身就去往别家,一刻都不能等,买几百万的设备就好比去市场买菜一样。”在这种形势下,一些企业为了满足高涨的市场需求,在产品质量上开始疏忽大意。

  面对这样一副“大干快上”的场景,王民却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在很多人纷纷陶醉于增长、无暇顾及质量和研发之际,他警觉地意识到了背后的隐忧,并果断提出,徐工要加大科技创新、发力产品质量,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端用户和大吨位的“三高一大”道路。这番敏锐的认识和果敢的决策使得徐工避免了在快速扩张中产生撕裂,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修炼了更加深厚的内功,因而能在此后风云诡谲的行业变化中牢牢占据着“国内老大”的地位。也是在那个时期,对于技术先进性、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徐工就已经在反复强调和大力践行了。这些努力使得徐工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高峰上迅速爬升,如今只剩了登上最顶峰的“最后一公里”。

  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喘息,此时的徐工必须要在颇为艰难的“最后10%难题”上找准方向和发力点,毕其功于一役。“徐工要珠峰登顶,必须要让全体徐工人知道该从哪里突破、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几万名职工必须要有一个最聚焦的点。过去,其实不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可靠性水平,我们一直都在发力;而施维英给了我切身的震撼,所有这些必须要做到极致!必须要上升到‘用不毁’的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代代的徐工人坚持做下去,你看最后徐工能不能成功?!”王民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么,为了践行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最终实现“珠峰登顶”,徐工又将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绝非只是“质量攻坚战”

  “过去,我们装备制造企业总是强调技术指标多么多么领先;但是用户可能并不关注具体的指标数据,他们真正关注的是产品创造价值的能力、完成任务的功能保障,而不要总是去担心故障和问题。因此,‘技术领先、用不毁’不像过去某些狭义的概念或指标,而是完全站在客户角度,让客户在全价值周期内实现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其落脚点一定是客户体验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是装备产品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的高度统一。”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向《中国机电工业》阐述道,“‘技术领先、用不毁’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产品六性’和‘四用’。‘产品六性’指的是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维修性、操控性和使用经济性,我们要做到这‘六性’领先,同时还要做到‘四用’——好用、管用、耐用、实用!”

  看上去,“用不毁”金标准的内涵似乎是在“老生常谈”;但实际上,这些内涵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融入了更加锐意的时代特征和更加浓烈的变革色彩:

  产品可靠性是首先要做到的,不过除了传统强调的无故障作业时间之外,更要注重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可靠性进行保障,要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维护;

  在安全性方面,除了机器本身的安全之外,还从整个生态环境的角度构建起‘大安全’概念,既有机器排放对环境的安全性,也有按规程操作的安全性;

  在可维修性上,力求做到机器免维护、少维护,同时更要做到快捷维护——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在线维护、远程维护;此外,尤为重要的是,要对设备进行健康管理,“不仅关心治病,也关心养生”,要进行预防性的维护,让机器设备能够“不生病”;

  在操控性上,通过在智能化上发力,让机器操作越来越简单,甚至是达到无人操作;

  在环境适应性上,要让机器能够适应更恶劣更复杂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沙漠还是极地,无论是高温还是酷寒,要具备适应特定环境的特定性能;

  在使用经济性上,不只关注客户一次性购买设备的成本,更关注客户在使用机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比如航空发动机生产商罗罗,过去是卖发动机,现在他们是提供飞行里程服务。你可能并不需要购买他的发动机,也不需要自己去维护,而是按照使用去付费。我们徐工也要创新出一种客户使用工程机械装备的商业新形态。”李锁云说道。

  通过“产品六性”的具体内涵,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徐工集团的这场“用不毁”战役,绝非只是一场简单的“质量攻坚战”;其既有对智能化、工业互联网等正在改变全球制造业的新技术革命的布局,也包含了对工业4.0时代下的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无异于一场从骨骼到血液、从躯体到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自我重塑。

  李锁云告诉《中国机电工业》,徐工在“用不毁”战役中,已经快速展开了“十大行动”:

  行动一、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关键核心技术要再聚焦、再瞄准;其次,要壮大关键核心零部件产业,着力突破高端液压、高端传动、高端智能控制技术、专用工作装置等四大关键系统“空心化”的瓶颈;同时,要加大研发流程关键节点管控,打造现代集成产品研发流程体系;此外,还要构建徐工全生命周期系统研发平台,并在研发投入上持续保障、加大激励,打造出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行动二、实行智能制造,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行动三、大力推进智能供应链管理、提升配套产品质量,按照技术领先 用不毁提出的“产品六性”和“四用”的要求,打造出柔性、敏捷、智能的供应链体系。行动四、创新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用国际先进标准来引领徐工进入全球中高端市场,并逐步参与到全球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增加在全球的话语权。行动五,建设预防性为主的质量管控体系,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保障。行动六、建立徐工质量信条,规范员工行为,并深刻影响全价值链合作伙伴的行为。行动七、深化卓越绩效模式,引领徐工成为全球卓越企业。行动八、深化精益六西格玛,追求零缺陷。行动九、创新经营模式,推进徐工转型升级。行动十、择天下英才,助力徐工珠峰登顶。

  “十大行动”涵盖了企业的管理、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人才等各个环节,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场“用不毁”战役,是一次涉及整个企业经营运转的全方位变革。仅以“建立徐工质量信条”为例,似乎可以感受到,其将产生的影响,是深入了到企业的骨子深处的。

  “在质量信条中,首先我们要确立‘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信条,因为‘用不毁’金标准完全是立足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角度,所以只有确立这样的信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客户的需求,才能用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眼光,与客户共同去创造需求。”李锁云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道,“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机会去跟用户打交道,所以我们把流程进行了优化,下一道工序就是上一道工序的用户,每一道工序都要对自己的用户负责;第二,质量信条要求‘一次把事情做正确’,这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质量最能保证的方式,而回过头去修修补补就是一种浪费;第三,质量信条要求要做到‘零缺陷’,要精益求精,绝不马马虎虎;第四,质量信条还包括‘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转交自己的问题,这是刚性要求。另外还有‘三不放过原则’——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能受到教育不放过,改进的措施不落实、不验证,不放过。只有这样,才能追求完美,做到零缺陷。‘三不原则’实际上在徐工已经实行了十几年,我们还要还要继续落实和推进。目前,我们已将质量信条写到了员工的作业指导书上,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有,其目的就是要让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成为一种习惯。”

  不久前,王民刚刚从南美、非洲六国考察归来。虽然此次走访时间紧、任务重、所到之处不乏一些条件艰苦甚至战乱频仍的地区,但他却收获颇丰。“这次去海外走访,我很高兴,因为徐工的产品质量受到了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问客户对徐工的产品和服务还有什么需求,他们从来都没有谈到质量问题;我还特地问他们徐工的产品质量如何,他们都说徐工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只希望在服务方面再加强一下。”王民不无自豪地说道,但随即话锋一转,“虽然我们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绝对不能浮躁。要想真正树立起徐工品牌的高端形象,一定要继续狠下功夫!”

  他在心底明白,在工业4.0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制造业之际,要想做到技术领先、用不毁,徐工必须要投身于这场浩浩荡荡的新工业革命,在“互联网+”上全速发力,在轰轰烈烈的大变革中掌握先机。

  构建“徐工工业云”

  2016年5月7日,江苏徐州,徐工集团正式联手阿里巴巴,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工业生态的滔天巨浪——共同构建“徐工工业云”平台。两大巨头以“‘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为切入点,将绿创大赛搭载在徐工工业云平台之上,嫁接工业互联网思维,尝试技术众筹模式,从而正式开启了这场变革。

  7月15日,经过紧张的筹备与建设,徐工“XCMG-Cloud”技术众筹平台正式上线,大赛随即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赛选手开始通过云平台提交作品;10月12日,“绿创大赛总决赛落下了帷幕,取得了巨大成就——借助包容性极强的徐工云平台,海量数据被充分共享,全球智慧在这个平台上融通融合,更多的不可能被一次次挑战、改写,世界由此变成了一个互动互通、共享智慧的巨大“实验室”。

 

“徐工工业云”

  回忆起这场极富变革意义的盛事,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筱慧不无兴奋地向《中国机电工业》透露道:“绿创大赛吸引了全球68个国家到我们平台上来关注,18个国家进行了注册和参与,总计739名参赛人员;最终提交的作品是285件。这些高质量的作品帮助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技术人员打开了思维、打开了脑洞;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他们给了我们很好的方向和建设意见;我们原本很难去挑战的东西,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甚至有的选手还给出了实验样品,其转化价值、应用价值非常高。可以说,这次云平台上的集众智创举取得了巨大成功,徐工借此成功搭建起了业内首个工业云平台,并迈出了向‘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转变的第一步。”

  也正是在绿创大赛筹办、举行的这段时间,徐工集团正式提出了“徐工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方案。“徐工出台‘徐工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方案,并不是为了搞噱头,我们切切实实体验到了‘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实惠。过去,我们了解市场需求主要是靠发扬‘四千精神’——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要靠人去走访和调研,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会有滞后性,因此徐工集团从2009年开始就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我们从经营规划、产品发展、市场掌握等多个方面尝到了甜头,因此我们是坚定不移、实实在在地去推进‘互联网+’行动。”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杨勇意味深长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我们的行动方案整体围绕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进行,所搭建起的‘徐工工业云’平台由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PaaS(平台服务)平台、SaaS平台(软件服务)三层组成——其中IaaS平台是基础云平台,就像人的躯体;PaaS平台就像人的大脑;SaaS平台是应用平台,直接面向用户,就像人的眼耳口鼻等器官。其理念是要做到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和互利共赢。”

  “徐工工业云”平台所构建起的,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企业内部,其涵盖了研发、制造、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对外,则包含了客户、供应商、经销商和创业者。那么,生态系统中的各方通过“这朵云”,都能得到什么呢?

  杨勇向记者做了深入分析: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其是刚刚进入工程施工领域,可以通过“徐工云”了解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状况,掌握一些必备的技术知识和产品情况;如果其是成套化施工用户,可以利用徐工的云计算去分析和构建自己的施工设备集群,计算某个项目需要多少设备、施工工期有多长、需要什么工艺工法;在客户签约订单之后,其可以通过“徐工云”及时地了解订单生产在徐工进行到了哪个程度,是在采购、备产,还是在装配、下线,从而得知设备是否能在合同周期内及时交付;在设备交付给客户的同时,客户还会得到一份电子“出生档案”,包含了产品的全部资料,甚至还有在某个特殊加工环节上的所有加工参数;在售后服务阶段,客户可以通过“徐工云”及时掌握自己设备的健康情况,而通过徐工提供的远程故障诊断和远程服务支持,能够更好地保障设备的性能、解决设备的问题。此外,客户还可以在“徐工云”平台上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设备的使用心得和经验,监控设备的运行路线、施工进展状况,还可以通过“徐工云”进行设备的租赁或是二手车买卖。

 

2016上海宝马展徐工展台

  供应商可以通过“徐工云”平台了解到生产的进展,知道自己的部件用在了哪里,最后又到了什么客户的手中、以及这些部件最终在用户手中的工作状况怎么样。这一方面对供应商的部件起到了宣传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产品,持续提升水平。而对于经销商来说,“徐工云”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和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其提供一片更广阔的维修、备件、二手车服务等增值服务空间,从而得到更大的利益。

  对于徐工集团来说,“徐工云”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杨勇指出,首先,徐工云汇集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未来的经济走势,某种类型甚至某些型号的设备需求等做出提前预测,从而掌握市场先机;其次,通过对用户使用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设备未来的改进提升、升级换代进行指导,也可降低设备研发投入巨大却不受市场欢迎的风险;第三,“徐工云”上的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围绕生产计划精准、高效地与供应商对接,这一方面降低了资源的闲置、真正做到了‘零库存’,另一方面也使得供应商的生产更为精准,降低了其运营的风险;第四,“徐工云”可以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实时监控,从而提前判断出设备是否有发生故障的苗头、需要怎样的维护、需要更换哪些部件。“实际上,不可能存在不靠人为干预就永远‘用不毁’的产品。除了把产品做到极致、让产品本身就具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之外,我们还打造出一个先进的服务支撑体系,在设备还没有发生健康问题之前,我们就已经把隐患消除了,这样不就彻底做到‘用不毁’了吗?”杨勇笑着说道。

  而在研发方面,“徐工云”也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前述绿创大赛的成功举行,就是一次汇聚全球智慧、解决技术难题的成功实践。杨勇表示,“徐工云”平台不仅将徐工集团分布在欧洲、美国、巴西、中国等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统筹为一个全球协同研发平台,而且还将研发的一部分开放出来,汇聚全球各地的智慧与“大脑”,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甚至平台还将客户纳入到了研发环节中——“我们会在平台上发布三维软件,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去设想和设计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而我们会把客户的设计进行生产和落实,这就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定制,生产出来的是真正适合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杨勇向《中国机电工业》表示。

  “事实上,一个企业只有秉持一种开放的理念,才能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你闭关自守,只是靠想象去把握客户的需求,那就不可能为客户创造出真正的价值。正因如此,我们‘徐工云’平台坚持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将产业生态中的各方融入进来共同开拓、携手并进,从而在工业4.0时代具备了蓬勃的战斗力。”杨勇语气激昂地说道。

  承诺与引领

  2016年11月22日,上海。连绵的阴雨让气温跌至下半年来最低,人们初次感受到入冬以来的丝丝寒意。但位于浦东的新国际博览中心,却人头攒动,热情难挡。工程机械,这些平日鲜为人见、熔铸智慧科技的“钢铁大块头”,正挺拔身姿、笑傲苍穹,以它们独特的方式迎接八方来客。

  作为中国及亚洲顶级的行业盛会、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展——德国bauma的延伸,第八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 China 2016)在此盛大开幕。继今年4月“亮剑”慕尼黑之后,全球工程机械巨头再次“论剑”上海滩。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老大”,徐工自然不会缺席这场业界顶级盛会——来自41个国家的2900多家展商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在暗流涌动的较量与比拼中,只见一块面积超6000平米的最大展区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这便是徐工出征本届上海宝马展的强大“集团军”。吸引人们驻足观看的,是70台闪烁着“徐工金”的主机设备和40多套性能绝佳的零部件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等。这70台匠心之作包括行业首款8桥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XCA1200、“互联网+”智能起重机XCA60_E、“矿山巨无霸”XE3000挖掘机、XDE300电传动矿用自卸车和GR3505大马力矿用平地机,以及继承家族优良血统的XS365超大吨位压路机、LW1100KV大吨位装载机,性能丝毫不亚于国际巨头的G一代起重机、D系列挖掘机、V系列装载机、5系列成套江南手机版app 等;此外,徐工还重磅推出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双轮铣槽机XTC85,中德融合行业顶级研发成果S9平台产品HB52K泵车,全球首创全工况、全油气悬挂、全地形的五轴自卸车及中国首台TWZ260暗挖台车、国内最大吨位SQS625A伸缩臂随车起重机等一批行业旗舰产品。这一台台阵列整齐、错落有致的设备闪烁出了中国制造的高端魅力,成为展会现场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徐工发布行业首个“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下午14点,徐工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同时携手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共同启动了“徐工工业云”。由此,这场轰轰烈烈“战役”的“号角声”被全球各地听到;这家中国顶尖的装备制造企业所展现出来的锐意变革和执着前行的姿态,更是被全球各地的来宾牢牢铭记。

  “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工程机械人恪守的理念和信仰,成为行业携手行动的金标准,嵌入‘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核与精髓,创新引领、匠心坚守,铸就大国重器,成就世界级品牌!”面向全球,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做出了徐工“技术领先、用不毁”的坚定承诺。

 

  徐工携手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互联网和通信业巨头,共同启动“徐工工业云”平台

  “围绕客户需求,对标突破,徐工将用优于同行的徐工行动金标准实现飞跃式发展。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达成之时,徐工一定能够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的发展,稳居全球行业前三!”面对全球各地的来宾,副总经理李锁云也充满信心地表示。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转型的关键时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技术领先、用不毁”既是徐工做出的一种承诺和努力,同时更是徐工为中国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所做出的一种方向性指引——它一方面在唤醒中国企业回溯到最本质、最重要的基石——产品质量上,通过工匠精神和极致态度去打造出顶级产品,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长久信赖;另一方面,也指明中国企业必须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巨大机遇,通过发力新兴技术激流勇进,取得跨越式发展。“好比是一座金字塔,最底层、最基础的是产品的质量水准和可靠性水平,必须要做得很厚、筑得很牢;上层是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要大力布局。如此,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地持续攀登。”王民向《中国机电工业》意味深长地指出。

  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徐工“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传奇正屡屡上演着:从卡塔尔世界杯场馆施工现场,到巴西奥运会主场馆工地;从美国休斯敦石油产区管道铺设,土耳其铁路的建设;从肯尼亚首都机场的拔地而起,到马尔代夫跨海大桥的浮现,都能看到大片大片鲜艳夺目的“徐工金”。对此,苏丹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企业——苏丹达尔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莫哈默德在宝马展现场不无自豪地表示:“徐工具备产品良好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完备的服务体系,因此在苏丹市场占有量迅速提高;徐工装载机已经成为苏丹装载机市场领导品牌;挖掘机、推土机和起重机的销量也在日趋扩大。合作至今,超过1000台徐工设备进入了苏丹,应用于苏丹道路施工、矿业开采,致力于改善苏丹人民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徐工作为国际化大公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们有信心将‘XCMG’打造成为苏丹工程机械的第一品牌!”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接受记者采访

  持续多年的低迷,已让许多人对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失去了信心。未来,这一产业的路在何方?“在我看来,全球市场都是增量市场,根本不存在哪里低迷,哪里不低迷!”从不肯停下脚步的王民,再次洋溢起那股蓬勃的战斗激情。他目光望向远方,坚定而有力地说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而徐工,正走在自己的长征路上!”

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