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6载不忘初心、30年创新奋斗的征程上,荏苒岁月见证了一脉相承的拼搏精神,他们生而平凡,因奋斗而出彩;他们朴实无华,因坚守而璀璨,他们就是徐工最美奋斗者。
我叫刘文生,是一名装载机调试工。20岁从技校毕业进入徐工,在生产一线工作22年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装配工,就一心想着好好跟师傅学,能把工作干好,掌握一些看家本领。后来分厂安排我干调试工,“调”就是发现问题,“试”就是解决问题,这是把控产品质量的最后关口,调试工作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全面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就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对于调试过的每一台装载机都一一做好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用心琢磨,不吃饭、不睡觉,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调试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必须在露天施工作业。夏天冒着40度的高温酷暑,身上的工装湿了干、干了湿;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手指冻僵了都握不住扳手。在进行全车检查时,有时需要钻到车的底部检查、拆解,一台车调试下来常常是满身油污。
就这样,我迅速地成长为调试员中的骨干,对于装载机整机疑难故障的识别、判断和处理有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为了减少浪费和提高维修服务质量,他认真对研究高端精密进口液压泵、阀的工作原理,成功总结出:一摸摩擦片是否运动、二看放气嘴是否出油、三听电磁阀是否动作、四测量电磁阀是否通电的故障判断维修方法,有效解决了大吨位装载机制动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精密、故障判断准确率不高等一系列难题,通过推广应用故障判断排除准确率由30%提高到95%以上,大幅度提高了维修服务及时性和有效性,实现经济效益32万元/年,并于2012年荣获徐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很多时候突然就接到电话要出差,一些大客户遇到特殊的、紧急的问题,会直接给领导打电话要我去解决。我24小时不关机,需要经常往外跑。每年有100多天,都在外面,黑龙江、海南、青海,解决各项难题的同时,收集最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产品改进提升提供依据。
如今,我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面对荣誉,我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将我的独门绝技“授之以渔”。我一共梳理、总结出国内外机型典型和疑难故障案例100多项,共编写各类装载机培训教材15册,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00余课时,累计参培人数达2000多人次。
我领办的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出方案、出标准、出人才”定位,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技能“传、帮、带”工作,培养技能技术骨干30多人,完成重大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项目15项,申报发明专利8项,获QC成果全国一等奖5项,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
现在,我的徒弟们已经成长起来了,有两人获评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大家叫我“大师”,我听着很不习惯,不过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成为大师。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调试工作,是产品卖到市场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一个好的调试工,应该是充当飞机试飞员的角色,把所有问题在工厂就解决掉,为研发人员提供最科学有效的数据和反馈。用可靠的产品质量推动实现前五前三、珠峰登顶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