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才有未来
企业资源的整合只是一方面,除了做好加法,太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铁路装备产业的突破,更需要做的是提升改造,做好乘法。
因此,扩大车辆、车轴、轮对的生产能力,建成全国最大的铁路装备制造新基地,打造太原铁路装备工业园被提上议事日程。2008年底,太原市政府与中国北车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10月28日,总投资60亿元的太原铁路装备工业园项目开工奠基,预计2012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节能、运量大、准时,较之公路运输,铁路一直都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按照我国目前铁路建设规划,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规模将达到12万公里,快速客运网总里程达5万公里以上,要提高铁路运力,更需要铁路装备制造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在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元亮看来,铁路装备制造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是巨大的。“与其他装备制造业有着明显区别,铁路装备制造属于国家控制相对严格的领域,无论是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还是车辆检修,企业资质必须经过铁道部认可,太原现有的企业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企业之间的整合提升是基础,太原作为省城的提升发展也是必要条件。
年内,太中银铁路即将建设完成,通车之后,纵贯南北、连通东西的“十”字铁路网络将使太原真正成为承东启西的物流中心、能源原材料供给的华北铁路枢纽。区位优势的大幅提升,无疑为中西部地区铁路货车检修、机车检修提供了更加节省成本的选择,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铁路货车造修基地势必将在太原形成。
在国家拉动内需的建设项目中,各类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高达两万亿元。此外,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也已经突破了技术瓶颈。对于轨道交通设备的极大需求,这也为我市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也看好了太原的市场,承诺为我市未来发展轨道交通提供支持,将根据需要建设城市轻轨车辆的维护与检修基地。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同理,只有做好准备,太原才能成为把握机会的“人”。
铁路进入了高速时代,铁路装备制造也应踏上加速发展的道路。“南有长安重汽,北有北方货车”的装备制造业新格局已现雏形,加速落实土地、资金,税费减免、政策扶持,加速项目落地,加速建设生产,加速形成规模……唯有加快脚步,才是太原铁路装备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