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年价格上涨总体将会是温和可控的,但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分析前几个月CPI的新涨价因素,主角仍然是蔬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季节性的波动。如7月份CPI1.1个百分点的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在70%左右。今年我国各地极端气候频发,夏季以来多省出现洪涝灾害,这对稳定粮食和蔬菜价格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近期,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反弹,7月份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止跌回升,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给中国的食品价格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另外,劳动力成本上涨、水电气等价格调整的预期,都会对全社会通胀预期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不存在发生严重通胀的可能,调整资源价格不必有过多顾虑
不改革,无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革,则可能加大通胀压力和预期,资源型产品价格调整似乎进退两难。
推动资源价格改革的迫切性,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看来是不言而喻的。“资源型产品价格调不调,首先关系到我们要不要调结构、要不要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只有价格信号对了,市场才能去引导结构进行调整。其次,从搞好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也需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就西部来讲,资源能源价格的调整对其自身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那些资源型大省来说,价格信号不对,会导致资源被滥用,由此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至于对物价的影响,张晓晶认为,从中长期看,如果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流动性过剩与总需求大幅上升相碰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短期看,价格上涨温和可控,调整资源价格不必有过多的顾虑。
祁京梅也认为,目前不存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我国应积极推动基础性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用价格信号引导节能减排,用价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首先要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约束机制,建立企业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污染环境的惩罚机制和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等,夯实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
要避免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与物价调控之间的“两难”,“既需要政府拿出改革的魄力,利用资源价格改革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也需要政府负起责任,运用财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物价承受能力。”张晓晶说,“调结构是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态度鲜明,毫不放松地坚定推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