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让世人咋舌。2003-2004年每年增长都在9.5%,2005年则达到了9.9%,而2006年上半年一度达到10.9%的增长,一到三季度是10.7%。面对如此高速的增长,朝野上下、海内海外都伸出了舌头。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经济再次陷入过热,新一轮宏观调控即将开始。
中国经济是否真的陷入新一轮过热,新一轮调控是否真的需要马上开始。表面上看,10.9%的高速增长是近几年来增长的最高峰,并且超过中国1980-2004年间平均9.8%的平均增长速度,判断当前经济再次陷入过热从而需要新一轮调控似乎是很有道理的。
经济是否过热?
然而,只是“似乎”有道理而已。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讨论“经济过热”,其判断依据并不是投资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速度有多高,而是要看供给需求是否平衡,导致增长的因素是否可持续,就像我们不能看姚明长得高就断定一定是“巨人症”,除非我们发现姚明的身高增长的确是某种病态。
然而,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所导致的物价波动上,我们并不能发现中国经济有过热的迹象。恰恰相反,由于本轮对能源、原材料以及其他瓶颈产业的投资正日益转化成生产能力,我们看到的是各个方面的供求关系都趋向稳定与改善的前景。如从物价指标看,消费物价水平从去年以来已经牢牢地控制在2%以内的水平(去年是1.8%,今年上半年是1.3%),显然这样的供给需求状况几乎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健康的年份。在最容易引发物价上扬的源头,能源、原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在2004年达到11.4%的最高水平,然而2005年回落到了5%,今年上半年虽然国际油价依然居高不下,但电力短缺的局面却大有好转,因此总体得以保持在6.6%的水平,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很稳定,2004年是6.1%、2005年是3.2%、今年上半年是3.5%。还有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04年是5.6%,2005年是1.6%,今年上半年是1.4%。所有各类价格指数,都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国家统计局,b)。
综上所述,从供需关系导致的物价变动看,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很高,但却很难称之为过热。一如北京大学宋国青教授所指出的,如果拿当前的经济增长与1992年那一段时间相比,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健康的,增长虽然高但物价稳定。中国经济在眼下似乎就像一个身体正发育的年青人,身高长得快但无需吃药。经济过热的判断以及重启宏观调控的政策主张却是缺乏依据的。
判断总需求是否过热,还可以进一步追问的问题就是,究竟是何种需求过热了,是否存在不健康的因素。是消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消费占GDP的比重以及对于GDP增长的贡献不仅不高,而且各方都认为太低了,因此当然没有人说消费高了。正因如此,政府才明确提出要通过扩大居民消费来扩大内需。那么是外需高了吗?似乎有这样的意见,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却是强调人民币汇率要稳定,强调外贸部门的出口增长对中国的就业稳定很重要。这也就是说,在主流的观点看来,外需增长是正常的,并没有人坚决地主张人民币汇率一定要大幅升值并降低外贸需求。
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外需中,似乎只有投资是导致经济过热的根源了,宏观调控过去几年的重点也是“投资过热”,特别是打压房地产投资。那么,投资真的不健康,真的进入了过热吗?
投资是否过热?
让我们进一步对投资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显示,在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投资的确是唱主角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6%,2005年为27.2%,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31.3%的高水平。如此飙升的投资增长被看成“过热”并被判断是导致中国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
但也只是“似乎”有道理而已!问题在于,判断投资过热的理由同样也不是投资速度本身,而是投资的效应。其中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依据,一是投资导致了供需失衡,这会表现为投资价格指数上升太快,但前边我们已经看到,其实找不到这样的统计数据的证明。二是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如果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则说明投资增长高没有道理,投资可能正处于非理性且不可持续的过热状态。
近期,北京大学宋国青教授采用直接的算法,即用大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净资产和利润进行比较,计算净资产回报率,结果发现,从1999年以来,大陆的投资回报率处于不断攀升状态,从1999年的6%左右一直上升到了18%以上,正处于空前高涨的水平,也几乎是全球各主要国家最高的投资回报水平。宋国青教授的计算得到了高盛经济学家梁红等许多同行的认同。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是健康的,在当前低通货膨胀率高投资率拉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是有坚实支撑,是可持续的,根本不需要进行大力的宏观调控;当然也意味着正处于“超级流动性”的全球资本仍将继续源源不断地向中国集聚,以寻求高投资回报率。
显然,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这一颠覆性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其政策含意和理财含意可以说都不同寻常。第一,从政府的角度看,给定当前的稳定的物价水平和高投资回报率,宏观调控并没有理由,特别是不能以继续打压投资来紧缩总需求。第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中国大陆的产业投资以及资产投资都大有可为,中国将更加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天堂。第三,从居民的角度看,大陆居民存款的真实回报在当前通货膨胀下,其收益几乎为零,因此居民对资产结构调整就是合理的选择,这一调整运动迟早会发生,更多的居民资产还将进一步流向房市、车市、股市等高回报的资产市场,进而引发中国储蓄率的变化,这当然同时也意味着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不可能停止。
(作者为国务院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