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此次“海外并购潮”到来前的2008年,中联重科以2.71亿欧元为代价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企业CIFA100%股权曾在业内传为佳话,却也备受唏嘘。如今事隔3年,时间证明中联重科的选择没有错,在这3年中,被收购的CIFA已经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于2011年开始盈利。而对于中联重科来说,同样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网络的支持而得以高速发展。
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而要实现这个快速增长,海外并购无疑将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做大做强的捷径之一。
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为保障这一战略能够积极稳妥的实施,陈德铭还指出,未来我国将“加快与重要经贸伙伴的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投资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指导企业应对海外反垄断审查和诉讼”。
在绝大多数的分析人士看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对于正处在发展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如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云未散,欧洲大量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拖欠供应商货款与员工薪资甚至濒临破产的局面,这不仅调动了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积极性,更为中国企业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机。
海外并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事实上,从90年代开始,海外并购就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虽然不乏成功案例,却也着实败多胜少。”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例如早在2004年10月,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但此次收购一度导致双龙员工的罢工潮。
几乎与“前辈”的遭遇如出一辙,在此番柳工完成对波兰HSW工程机械业务单元的收购前,2011年6月,受当地负面报道影响,HSW企业工会对中国企业的信誉产生了怀疑,要求广西柳工保证员工未来五年的工作合同,并给HSW的所有员工涨薪5%。但是,广西柳工只同意保证HSW员工三年的工作合同,并涨薪3%。双方一度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收购被迫暂停。
此后的2011年12月,柳工终于与波兰HSW工会就社保问题达成共识,柳工将保证HSW员工未来四年半的工作合同,并涨薪3%。双方于12月7日在波兰举办社保协议签署仪式。
分析师夏庆文向记者表示“这说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而之所以有这些失败的案例,才意味着管理层提出"加快与重要经贸伙伴的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强化投资权益保护。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提示,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指导企业应对海外反垄断审查和诉讼"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允许一些失败的存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