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开始,工程机械在调控中炼“真金”;时至年关,谁说都得勒紧“裤腰带”?行业两大代表挖掘机“软”了;装载机“火”了;细致分析原来如此———
本不属于同一类别的东西拿来比较有时更有意思。
工程机械市场在进入调控以来,有所收缩已成必然。
今年8月长沙举办的“2004年中国挖掘机行业年会”上认为,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产品挖掘机的销售量与2003年相比还会增长,今年实现销售4.2万台,增幅达到20%是有希望的。
然而,根据实际情况,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工程机械“大哥大”挖掘机销售量超3万台几成疑问。
今年3月北京举行装载机价格协调会,行业准备调价。4月遇宏观调控,有人说装载机完了。
根据实际情况,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平常之辈”装载机销售有望超过10万台。业内专家认为,装载机行业技术、品牌、以及对经销商整合是取得销售量的重要原因。
技术适应市场所以销量反弹
在经历了突变、无奈甚至失措、恐慌的过程,进入8月份以来,在市场人士的多方努力下,工程机械行业逐步恢复部分平静。
从统计信息报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产品销量年中触底,遭受危机最为显著的是挖掘机这一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哥大”产品。据悉,8、9月份月销售量不足1000台,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惊人。
工程机械主要品种中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甚至叉车、起重机等产品都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6月份较之最火的3月份,挖、装、推分别下降80%、53%和48%。但从8、9月份的运行状况来看,装载机行业前十名企业明显回升,业内普遍认为,最后一个季度主要装载机生产企业完成全年计划问题不大。行业权威人士预测,全年销量超过9.5万台应不是悬念,加上一些中小“散户”,2004年装载机销量有望超过10万台。取得好成绩,技术是关键。装载机今年的技术进步不可小视。以“龙头”柳工为例:6月末,柳工上半年产销双双突破10000台。随后柳工又传来利好消息。公司半年出口量已经超出去年全年总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柳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所体现的质量优势。3月在德国召开的工程机械宝马展上,柳工是唯一通过ce认证的中国企业,它的质量优势获得了许多欧洲客户的认可。并迅速获得订单出口成为柳工盈利的主要方式。随后装载机其他企业纷纷加大技术进步,8月福田重工忽然杀入市场,最大的优势则是技术优势而保证的质量优势。
品牌优势明显市场调整中获胜
装载机产品品牌集中度提高是今年行业发展明显趋势之一。行业前三名企业销售量明显好于其他企业,柳工1~9月份总量接近1.2万台,厦工股份紧随其后,龙工集团以千台差距列于第三。柳工营销公司负责人认为,柳工的品牌优势是得出目前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品牌确实为柳工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很大的优势。近几年理性消费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用户宁愿多出钱也要拿到放心产品。也就是品牌优势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抗跌性,在消费者理性增加、资金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品牌优势作用十分突出。8月底以后才开始销售装载机的福田重工,其产品也出现了脱销的局面,再次验证大品牌的作用。
东方不亮北方亮。华东地区是此次受调控影响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而北方地区则最早迎来回升,山西、内蒙、山东、河北已有经销商出现转机。资金回笼困难,影响企业后续发展。上半年延续了上一年升势,使得部分企业资金流量趋好,但资金面紧张成为目前多数企业的普遍现象。预计多数上市公司将出现利润下降。降低盈利目标成为必然,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成为下半年相当一些企业的主要工作。
如果说10年前能以散装部件进入市场,组装20台以上即能获得较高利润,足以过好日子的话,经历了十余年风雨的装载机行业,这种状况已经不复重现。今天中国装载机的产业化,使得人工成本、管理费用、资金流量、技改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上升,同时,一些运营良好企业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服务与品牌管理优势,又在诸多方面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抬高了后进入者的门槛。
十分明显的后果是,一些中小企业受近年来装载机销售亢奋局面的影响,竭尽全力挤入这一领域,希望在市场的火爆中获取利润。这些企业在产品规格、技术装配、售后服务、资金运转等方面最早陷入困境,在此次调控面前最早落马。
但他们在市场运作手段、管理模式甚至一些技术创新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人才的出现,为有能力整合者提供了更多人力资源和可借鉴性。
整合经销商未来发展大前提
工程机械行业曾经一段时间以来不注重对经销商采取整合策略。受伤害最大的一部分环节是冲在第一线的经销商,特别是挖掘机行业,这一点尤其突出。鉴于上年的升势,很多经销商在年初时大批进货,以买断的方式占压了大笔资金。所以挖掘机主机生产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叫苦声中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唇亡齿害,很多主机厂也在想办法施以援手。虽然如此,经销商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工程机械进出口业务滞后。出口业务开展缓慢,很多装载机企业意识到国内外市场统一的情况下,国际开拓对企业降低风险的必要性,装载机出口时机目前已然成熟。很多专业进出口公司反映,近年来外商询问装载机的情况增多。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出口渠道不畅、专业人员匮乏,是目前遭遇的普遍问题。怎样建立有效的营销体系,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装载机市场发展表明,它的工艺水平、制造能力、施工水准、低廉价格等,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人才储备,可以说具备了世界一流人才的实力。尤其在东南亚等欠发达国家市场,具备较大的出口可能。如印度,以其经济发展速度来预测,年销量仍在5万台左右。
从装载机看行业,调控不怕,工程机械行业极有可能在这一轮的调控中,诞生一批能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有可持续发展实力、深入人心的大品牌产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