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超级履带起重机相比较,大型环轨起重机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作业时对地面的压力要小得多。对重量的分散提高了环轨起重机对架设场合的适应性,特别是核电安装工地,因为建筑商要非常小心地下有害废料贮存室或其他设施的安全。
Sarens英国公司总经理Jon Dailey说:“我们不得不自己开发这些超级重型起重机,因为起重机制造商还不能造这么大的起重机。
“让我们先来看看市场情况。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分析工作,试图把握其发展方向。一般是先通过可行性分析来看看那些热门项目的情况。开始看到这些分析报告时可能会觉得很吃惊,但一年后也就习以为常了。
“正是这些热门项成就了超级起重机的发展,因为一台大型起重机的投资回报率顶得上许多小型起重机。大型起重机可以在短期内大大提高销售额。”
Sarens的SGC-120投入市场已经有一年多了,利用率很高。SGC-120最近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完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工程,为因特尔建造了一座价值50亿美元的微处理器工厂。
Dailey继续介绍说:“如果产品设计得好并能展现给用户,那么总是会有市场的,能够成就大事。这样的产品偶入市场初期一定增长得很快,之后就渐渐地转变成常规产品了。
“我在玛姆特时,公司开发出了集装箱化平台双环轨起重机(PTC),在那时这就是相当大的起重机了,而现在PTC只是一种中级规格的起重机。1600t的起重机过去是一个大家伙, 而现在的大家伙是3000t。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直到某时会达到一个极限。慢慢的有人会说:‘嘿,实际上起重机已经不能再大了。’或从制造角度来说这么大的起重机不再有经济上的好处了。我在想什么时候行业开始对超大起重机说拜拜,应该是人们认为模块化构件或反应堆再大就没有经济效益的时候。”
虽然像CC 8800-1 TWIN这样的机型即能够满足超级起重作业市场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用户对大起重量履带起重机的需求,但对这一吨位级别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而从整个市场租赁费用的情况来看,要想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率还是挺困难的。
臂架的创新
当竞争非常激烈时,能够使部分租赁公司脱颖而出且越来越重要的一点是拥有额外的附件,新颖附件使这些租赁公司具有其竞争对手没有的优势。
利勃海尔最近面向大型履带起重机市场的高端用户推出了其最新发明之一——大力臂架。这家制造商目前正在进行大力臂架的试验。大力臂架是采用标准臂架构件拼装而成,大大提高了臂架的起重性能,用于1350t的LR11350和3000t的LR13000履带起重机上。
结合履带起重机工地上带载行驶的功能,新臂架大大提高了中长臂架的起重能力,并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利勃海尔履带起重机。
类似这样的新产品特别符合目前租赁市场上谨慎小心的环境,Dailey解释说。“当下重要的是确定好自己的定位,把精力集中在正在干的事情上和做事情的效率上。这也许是最近最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少谈投资和增长,更多地注意细化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把事情办得更好,提高边际效益,不要只是依赖市场和销售额的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工作量也随之下降。显然,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人都在打价格战,试图靠低价找到工作。
“人们在寻找技术上的优势。能不能找到一套别人不曾有的且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的组件呢?这就是人们期盼的最佳方案。如果手头没有这样的方案,那么就得参与竞争,去和另外两个人或三个人争夺一份工作。
“到了这个份上,所有的人都会为同一个工作像荷兰式拍卖那样大打降价牌,而唯一赢得好处的只能是顾客。那时租赁价格大跌,人们不得不设法从内部提高效率,改善工作程序和提高成本效益。”
这样的忠告一般会受到制造商们的欢迎,起码利勃海尔埃英根工厂总经理Cristoph Kleiner相信这样的说法。他说,制造商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三管齐下的方法来应对起重机市场的变化。大起重机制造商往往在3个方面下工夫:开发新产品、在现有产品上增加新功能(提高起重量或增加臂架长度)和用某些吨位产品上成熟的新部件替代老产品的部件。
话虽这么说,但在利勃海尔的LR13000还在做试验和其他大厂家也与利勃海尔的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现在就对超级重型起重机品头评足还为时过早。本文只是介绍了两种类型起重机市场的现状,一头是起重机制造商开发的大吨位传统履带起重机,另一头是大型租赁公司开发的超级重型环轨起重机。
Sands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大力臂架是一个好想法,它既能提高起重机的作业级别,又能提高中长臂的起重性能。除了提高了臂架的长度外,大力臂架还提高了起重量。拿100m长的臂架举例,如果过去在30m中大幅度的起重量是400?500t,现在则可以提高到700?800t。尽管这样,这种起重机仍然无法与超级重型起重机竞争,但它们之间只有几千吨米的差距了。从起重机结构上讲,最大额定起重量是不能增加的,1350t的起重机不可以吊1350t以上的重量。”
所以,尽管大多数人承认目前对超级重型起重机的需求强劲,每年的需求量大约为5台,且中国制造商徐工、中联和三一都参加了竞争,但问题是这样的需求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