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利于产业转型
在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能快速发力的就是投资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表示,在当前消费、出口短期乏力的情况下,投资不得不成为减缓经济下滑的主要动力。2011年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2%,超过消费和出口,结合近年来的整体趋势可以看出,短期内,我国依然是投资依赖型经济。
专家指出,如果只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速而投资,这种投资很可能对后续的经济发展造成拖累。扩大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在短期内让经济增长保持在一定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产业和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中国现在问题不仅仅在于投资规模过大,更在于投资效率低下,未来的关键就是怎么有效提高投资的效率。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发表的报告认为,当前扩大投资的重点应放在投资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上,着力提高投资效果,加大民间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和民生投资力度,通过增量投资带动资产存量的调整。
报告还建议,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加大高层次资本投资规模,增加对农村劳动力资本投资,增加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方面的支出;明确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规范地方投资行为等。
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未来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哪里?苏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落脚点应在消费上。投资生产出的东西最终都要卖出去,投资也是为消费服务的。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效动力是巨大的消费潜力。据估算,到2020年,城乡消费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45万亿元—50万亿元,这能拉动经济7%-8%的增长。其中,城镇化是一个消费亮点,更多老百姓将来要搬到城里生活,他们会带动巨大的消费需求。
加快改革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空间,也将有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教授冯涛认为,必须把现有的各项鼓励民间资本的政策具体化、细化,要细化到部门,细化到可执行环节,让政策可操作、可落实。
稳增速是短期的任务,激发内生动力是长期目标。张茉楠建议,短期内,可以通过逆周期操作把经济增速稳住;但长期看,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靠内生力量启动新的增长循环。要通过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官网app苹果下载安装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